网站公告:
凯发国际官网永久网址【363050.COM】
363050.com全国服务热线:
凯发娱乐K8 kaifayule
凯发国际官网 - 真人娱乐、老虎机、APP下载首选平台印度在俄乌冲突中“赢麻了”凭什么能在国际上左右逢源?(上)
添加时间:2025-07-17 08:26:57

  凯发国际,凯发国际登录,凯发国际官网,凯发国际娱乐,凯发国际注册,凯发娱乐K8,尊龙凯时

凯发国际官网 - 真人娱乐、老虎机、APP下载首选平台印度在俄乌冲突中“赢麻了”凭什么能在国际上左右逢源?(上)

  近几年,全球局势变得愈加复杂和不稳定,国际秩序也呈现出撕裂的态势。特别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这一趋势愈发显著。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坚定地支持乌克兰,而俄罗斯则遭受了广泛的制裁和国际孤立。与此同时,中国的崛起,也引发了美国及其盟友的警惕和针对。然而,印度不仅没有卷入大国冲突,反而能够巧妙地游走于东西方和各大国之间,在外交上左右逢源,成功地提升了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那么,为什么在俄乌冲突中印度能够独善其身,还能够在世界撕裂的大背景下保持独特的外交平衡?

  2022年2月24日,就在普京下令对乌克兰实施“特别军事行动”后不久,便与印度总理莫迪进行了通话,详细解释了俄罗斯采取军事行动的原因和背景。莫迪对普京的通报表示感谢,并请普京对印度在乌公民的安全给予关照,普京表示将就此作出专门安排。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来,俄罗斯对印度的重视。

  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反俄浪潮。美国纠集西方力量,在几天之内,就向俄罗斯发起了前所未有的最严厉制裁。但是,美国对此却并不满足,而是想复制9·11事件后全球反恐战争的模式,再次将各国统一到反俄行动中来。然而,美国这次却没能如愿以偿。至今,仍然有不少国家拒绝跟随美国,从而使美国在全球构建“反俄统一战线”的企图未能得逞。

  俄乌冲突爆发以后,印度一直没有跟随西方,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在联合国多次谴责俄罗斯的投票中,印度均投下了弃权票。在制裁俄罗斯方面,印度不仅没有与美国保持一致,反而扩大了对俄贸易往来。

  在俄乌战争前,俄罗斯原油仅占印度原油进口总量的不到1%,而到2023年5月份就超过了40%,并且超过了印度从伊拉克、沙特和阿联酋进口石油的总和。印度把从俄罗斯购买的石油经过提炼之后,又加价卖给欧洲。不但支持了俄罗斯,还赚足了中间的利润,成为俄乌战争的最大经济赢家。

  本来,俄乌冲突作为冷战后最大的地缘灾难,给世界很多国家出了一个政治难题,结果印度却很轻易地就拿捏了,玩得风生水起,不但趁机为本国谋取了最大利益,还将其变成了提升国际政治地位的舞台。

  更让人不解的是,印度虽然在俄乌战争问题上没有站在西方一边,但美国和西方既没有提出像样的批评或指责,也没有发出过打压的威胁,而是对印度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宽容。

  实际上,印度之所以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左右逢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它有一个“民主国家”的标签,二是它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印度被誉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除了庞大的人口基数,还因为其在形式上具备了西方民主制度的框架,包括定期的选举、政党竞争、新闻自由等等。然而,印度的民主制度就像是一件华丽的外衣,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印度的选举常常被宗教、种姓和地域身份等因素主导。政党和候选人往往利用宗教和种姓身份来获得选民支持,而不是通过实际的政策 和治理能力来赢得选票。一些政客通过非法手段获得选票,甚至使用金钱和礼物来影响选民。

  虽然印度的民主在形式上赋予所有公民平等的选举权,但由于教育资源、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的差异,贫困和在政治决策中往往难以有效发声。低种姓和无种姓群体在经济、教育、就业等方面仍然面临系统性歧视和社会排斥。特别是在莫迪政府的领导下,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抬头还加剧了印度少数族裔的边缘化。

  然而,印度的这些问题不但没有成为西方指责它的理由,反而成为了力挺它的资本。

  在1958年,时任参议员的肯尼迪就曾提出一项两党决议,要求增加对印度的援助,他在演讲中讲道:“印度民主的未来微妙而危险,如果它的领导层在寻求西方援助时受到羞辱,那将是灾难性的。”

  简单来说,正是因为印度“民主制度”的脆弱性,为其赢得了西方的支持和宽容。

  首先,作为一个曾经的殖民地,印度在独立后选择了西式民主的价值观,具有巨大的象征意义。在冷战期间,美国与苏联的对抗不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领域,更是一场意识形态之争。印度作为一个拥有西式民主制度的非西方国家,成为美国在意识形态战线上的一个重要盟友。如果印度在民主探索过程中失败,那么它就很可能倒向苏联阵营,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西方民主制度的全球信誉也将因此受到沉重打击。

  其次,印度的“民主身份”也符合西方大国推广全球民主秩序的愿景。西方之所以要给印度贴上“全球最大民主国家”的标签,一方面是西方把它当成了推行“西方民主模式”的一面旗帜,另一方面也是西方维护自身价值观的一条战略防线。于是,在国际政治中,印度就被西方赋予了一种独特的价值。

  因此,为了防止印度民主制度的崩溃,尽管印度国内存在诸多问题,且在国际舞台上并不总是与美国立场一致,美国依然对印度表现出了极大的战略耐心和支持。

  比如,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对约翰逊政府的越南政策提出了强烈批评。进入70年代,印度又与苏联签署了具有军事同盟色彩的“友好条约”,并在1979年支持了苏联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尽管如此,历届美国总统还是十分重视对印关系,拉拢印度也成为民主共和两党罕见的政策共识。苏联解体后,美印关系刚有所升温,小布什就将印度夸上了天,称两个国家由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团结在一起,是天然伙伴 。

  然而,印度似乎并不领情,不仅继续与俄罗斯保持紧密的关系,拒绝在伊朗问题上与美国合作,还与被美国视为敌对的缅甸军政府保持友好关系。据统计,在2014年至2019年的联合国大会的投票中,印度只有20%的选票与美国一致。

  而对于莫迪在国内强势打压反对党领导人,纵容印度教民族主义,取消克什米尔地区的自治权等做法,美国总是选择视而不见,布林肯甚至还专门为印度开脱,称“每个民主都是不完美的”。

  不过,美国一家智库也一针见血的指出:华盛顿和新德里共享的是利益,而不是价值观。换句话说,印度之所以能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它与西方所谓的“共同价值”还在其次,主要是因为它的地缘战略地位。或者说得更直白一些,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印度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对手,而只是一颗棋子。

  印度在1947年独立后,首任总理尼赫鲁就向世界发出豪言,称印度不能在世界扮演二等角色,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但是,当时在美苏看来,印度根本就不可能成为世界性的大国,更不会影响到美苏两国的地位,因此都把印度当成了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应该说尼赫鲁对此还是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为了避免印度在冷战中选边站队,他提出了“不结盟运动”政策。尽管如此,在美苏争霸的背景下,印度也不得不在不结盟政策和现实地缘政治需求之间寻找平衡。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印度在意识形态上与苏联产生了共鸣,倾向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从而加深了双方的合作关系。

  而苏联之所以支持印度,起初是为了在亚洲地区对抗美国的影响力,试图将印度塑造成为南亚及亚太地区平衡美国影响力的盟友。

  因为在冷战初期,印度与美国的关系相对疏远。美国在南亚地区更倾向于支持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不仅是冷战时期美国的盟友,还加入了美国主导的“中央条约组织”(CENTO)和“东南亚条约组织”(SEATO)。而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持又使得美印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尤其在印巴冲突频发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剧了印度对美国的不信任。

  而在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之后,苏联和印度又在对抗中国的立场上找到了共同利益。1962年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以后,印度开始加强与苏联的合作,而苏联也利用印度作为制衡中国的一个力量。1969年珍宝岛事件之后,中苏的敌对状态公开化,两国由曾经的盟友转变为地缘政治上的竞争对手。在这种背景下,苏联开始全面支持印度,以对抗美国和中国。

  在经济上,苏联向印度提供了大量技术援助和资金,还帮助印度在重型机械、能源、化工等领域建设了多个大型企业。

  在军事上,苏联开始向印度大量出口装备,包括战斗机、坦克和导弹。这种军事合作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达到顶峰。当时,苏联通过签署《印苏友好合作条约》与印度结成军事联盟,帮助印度在战争中取胜,并导致东巴基斯坦分裂,成立了新的孟加拉国。

  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场合,苏联多次利用其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支持印度。例如,在克什米尔问题上,苏联多次使用否决权,阻止国际社会通过对印度不利的决议。这种外交支持为印度提供了战略缓冲,特别是在与巴基斯坦的争端中,苏联的介入使印度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了相对有利的地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陷入了深刻的经济危机,国家面临巨大转型。这一时期,俄罗斯无力继续维持苏联时期对印度的大规模经济援助和军事供应,双方经济关系进入低谷期。由于印度长期依赖苏联的军备和工业支持,这种变化对印度的军事和工业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与此同时,印度也开始重新评估其外交政策,寻求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建立更广泛的合作关系。

  1991年,拉奥政府改革后,印度经济开始崛起,美国也加大了拉拢印度的力度。从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到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再到现在的“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印度在美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呈明显上升态势。

  2008年以来,美印两国还签署了一系列重要的防务合作协议。涵盖了从最基本的军事秘密信息分享,到彼此相互开放后勤物流体系,再到建立加密通讯系统等领域。在此基础上,美国还成为了印度的重要军事装备供应国,向印度出售了包括“阿帕奇”直升机、P-8I反潜巡逻机、C-17运输机等先进武器系统。这标志着印度在理论上已经成为了美国的准盟友。

  看到印度和美国越走越近,俄罗斯心里很不是滋味。与此同时,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开始腾飞,综合国力也越来越强,曾经的老大哥看在眼里也是五味杂陈。于是,继续拉拢印度来疏远美国并平衡中国的影响力也成为了俄罗斯的策略。比如在早些年,俄罗斯在对外出口武器的时候都会耍个小心眼,对印出口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准往往要高中国一截。而印度也乐见这种局面,继续与莫斯科保持着紧密关系。

  就这样,印度成为了美俄两个大国为了维持自身的地缘战略优势而竞相拉拢的对象。

  而俄乌冲突的爆发,又让印度的地位和价值显得更加重要,俄美对于印度的争夺也更加激烈。